图1 螺旋长度
一、螺旋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
为了保证丝杠的传动精度和定位精度,螺旋机构装配后,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:
1.螺旋副应有较高的配合精度和准确的配合间隙。
2.
螺旋副轴线的同轴度及丝杠轴心线与基准面的平行度,应符合规定要求。
3.螺旋副相互转动应灵活。
4.丝杠的回转精度应在规定范围内。
二、螺旋传动机构的装配方法
1.螺旋副配合间隙的测量和调整
螺旋副的配合间隙是保证其传动精度的主要因素,分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两种。
(1)径向间隙的测量
径向间隙直接反映丝杠螺母的配合精度,其测量方法如图1b
所示。使百分表触头抵在螺母上,用稍大于螺母重量的力F压下或抬起螺母,百分表指针的摆动量即为径向间隙值。
(2)轴向间隙的消除和调整
丝杠螺母的轴向间隙直接影响其传动的准确性,进给丝杠应有轴向间隙消除机构(简称消隙机构)。
1)单螺母消隙机构
螺旋副传动机构只有一个螺母时,常采用如图2所示的消隙机构,使螺旋副始终保持单向接触。注意消隙机构的消隙力方向应和切削力P方向一致,以防止进给时产生爬行,影响进给精度。
图2 单螺母消隙机构
2)双螺母消隙机构 双向运动的螺旋副应用两个螺母来消除双向轴向间隙,其结构如图3所示。
图3a是楔块消隙机构。调整时,松开螺钉3,再拧动螺钉1使楔块2向上移动,以推动带斜面的螺母右移,从而消除轴向间隙,调整好后用螺钉3锁紧。图3b是弹簧消隙机构。调整时,转动调整螺母7。通过垫圈6及压缩弹簧5,使螺母8轴向移动,以消除轴向间隙。
图3c是利用垫片厚度来消除轴向间隙的机构。丝杠螺母磨损后,通过修磨垫片11来消除轴向间隙。
图3 双螺母消隙机构
2.校正丝杠螺母的同轴度及丝杠轴心线与基准面的平行度
为了能准确而顺利地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,螺旋副必须同轴,丝杠轴线必须和基面平行。为此安装丝杠螺母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:
(1)先正确安装丝杠两轴承支座,用专用检验心棒和百分表校正,使两轴承孔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,且与螺母移动时的基准导轨平行,如图4所示。校正时,可以根据误差情况修刮轴承座结合面,并调整前、后轴承的水平位置,使其达到要求。
图4 安装丝杠两轴承支座
心轴上母线a校正垂直平面,侧母线b校正水平平面。
(2)再以平行于基准导轨面的丝杠两轴承孔的中心连线为基准,校正螺母与丝杠轴承孔的同轴度,如图5所示。校正时,将检验棒4装在螺母座6的孔中,移动工作台2,如检验棒4能顺利插人前、后轴承座孔中,即符合要求;否则应按h尺寸修磨垫片3的厚度。
图5 校正螺母与丝杠轴承孔的同轴度
3.调整丝杠的回转精度
丝杠的回转精度是指丝杠的径向跳动和轴向窜动的大小。装配时,主要通过正确安装丝杠两端的轴承支座来保证。
三、螺旋传动机构的修复
螺旋机构经过长期使用,丝杠和螺母都会出现磨损。常见的损坏形式有丝杠螺纹磨损、轴颈磨损、螺母磨损及丝杠弯曲等。
1.丝杠螺纹磨损的修复
梯形螺纹丝杠的磨损不超过齿厚的10%时,通常用车深螺纹的方法修复,再根据修复后的丝杠配车新螺母;矩形螺纹丝杠磨损后,一般不能修复,只能更换新的;对磨损过大的精密丝杠,常采用更换的方法。
2.丝杠轴颈磨损的修复
丝杠轴颈磨损后,可根据磨损情况,采用镀铬、涂镀、堆焊等方法加大轴颈,再通过机械加工来进行修复,加工时要注意保持轴颈与螺纹部分轴线的同轴度。
3.螺母磨损的修复
螺母磨损通常比丝杠迅速,因此常需要更换。
4.丝杠弯曲的修复
弯曲的丝杠常用矫正法修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