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铰刀从工件孔壁上切除微量金属层,以提高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方法,称为铰孔,如图所示。铰刀是精度较高的多刃刀具,具有切削余量小、导向性好、加工精度高等特点。一般尺寸精度可达IT9 ~IT7级,表面粗糙度可达Ra3.2 ~0.8 μm。

铰孔


(1)铰刀的组成 铰刀(以整体式圆柱铰刀为例)由柄部和刀体部分组成(下图)。刀体是铰刀的主要工作部分,它包含导锥、切削锥和校准部分。导锥用于铰刀引人孔中,不起切削作用;切削锥承担主要的切削任务;校准部分有圆柱刃带,主要起定向、修光孔壁、保证铰孔直径等作用。为了减小铰刀和孔壁的摩擦,校准部分直径有倒锥度。铰刀齿数一般为4~8齿,为测量直径方便,多采用偶数齿。

铰刀常用高速钢或钢制成,使用范围较广,其分类及结构特点与应用见表。铰刀的基本类型如图所示。

整体圆柱铰刀

铰刀的种类

分类

结构特点与应用

按使用方法

手用铰刀

柄部为方榫形,以便铰杠套人。其工作部分较长,切削锥角较小

机用铰刀

工作部分较短,切削锥角较大

按结构

整体式圆柱铰刀

用于铰削标准直径系列的孔

可调节手用铰刀

用于单件生产和修配工作中需要铰削的非标准孔

按外部形状

直槽铰刀

用于铰削普通孔

锥铰刀

1: 10锥铰刀

用于铰联轴器上与锥销配合的锥孔

莫氏锥铰刀

用于铰削0 ~6号莫氏锥孔

1:30锥铰刀

用于铰削套式刀具上的锥孔

1:50锥铰刀

用于铰削圆锥定位销孔

螺旋槽铰刀

适于铰削有键槽的内孔

按切削部分材料

高速钢铰刀

用于铰削各种碳钢或合金钢

硬质合金铰刀

用于高速或硬材料铰削


(1) 铰削余量2ap 铰削余量是指上道工序完成后,在直径方向上留下的加工余量。

铰削余量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。余量太大,会使刀齿切削负荷增大、变形增大,使铰出的孔尺寸精度降低,表面粗糙度值增大,同时加剧铰刀磨损。余量太小,上道工序的残留变形难以纠正,原有刀痕不能去除,铰削质量达不到要求。通常应考虑到孔径大小、材料软硬、尺寸精度、表面粗糙度要求、铰刀类型及加工工艺等多种因素进行合理选择。一般粗铰余量为0.15~0.35mm; 精铰余量为0.1 ~0.2 mm。

用普通标准高速钢铰刀铰孔时,可参考表选取铰削余量。

铰削余量

铰孔直径

<5

5~20

21~32

33~50

51~70

铰削余量

0.1~0.2

0.2~0.3

0.3

0.5

0.6


(2)机铰切削速度和进给量 使用普通标准高速钢机铰刀铰孔,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的选用参考下表。

机铰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的选用

工件材料

切削速度v/(m/min)

进给量f/( mm/r)

4 ~8

0.4~0.8

铸铁

6~10

0.5~1

铜或铝

8~12

1~1.2

铰削时般要使用适当的切削液,以减少摩擦、降低工件与刀具温度,防止产生积屑瘤及工件和铰刀的变形或孔径扩大现象。



(1)工件要夹正,两手用力要均衡,铰刀不得摇摆,按顺时针方向扳动铰杠进行铰削,避免在孔口处出现喇叭口或将孔径扩大。

(2)手铰时,要变换每次的停歇位置,以消除铰刀常在同-处停歇而造成的振痕。

(3)铰孔时,不论进刀还是退刀时都不能反转。以防止铰刀刃口磨钝及切屑卡在刀齿后刀面与孔壁之间,将孔壁划伤。

(4) 铰削钢件时,要注意经常清除粘在刀齿上的切屑。

(5) 铰削过程中如果铰刀被卡住,不能用力扳转铰刀,以防损坏。而应取出铰刀,待清除切屑,加注切削液后再行铰削。

(6)机铰时,应使工件一次装夹进行钻、扩、铰,以保证孔的加工位置。铰孔完成后,要待铰刀退出后再停车,以防将孔壁拉出痕迹。

机铰

(7)铰尺寸较小的圆锥孔时,可先以小端直径按圆柱孔精铰余量钻出底孔,然后用锥铰刀铰削。对尺寸和深度较大的圆锥孔,为减小切削余量,铰孔前可先钻出阶梯孔,如上图所示。然后再用锥铰刀铰削,铰削过程中要经常用相配的锥销来检查铰孔尺寸,如下图所示。

锥销检查



知识点词条:铰孔










学校名称:

答  题  人:
铰孔
关键字:铰孔